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
您好!欢迎来到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绿盾行动 >辽宁:撑牢古树“保护伞”

辽宁:撑牢古树“保护伞”
发布单位: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9-27

9年间4棵千岁古树枯亡,我省启动古树名木抢救性保护工作——
撑牢古树“保护伞”

部分古树生存状态堪忧

  金秋时节,大地散发出秋收的气息。在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前央村一处待收的玉米地旁,一棵孤零零的老榆树尽显沧桑:树的主干已经中空,一根直径约30厘米的侧枝几近折断,几座坟茔离树不足3米。

  仔细观察这棵老榆树:树高有十多米,树冠冠幅有20多米。树干非常粗,需要5个成人才能完整合抱,但从离地约4米高露出的硕大的树洞,可以判断榆树已在此失去了半幅树冠。

  “听说这棵树已经有500多年了,树心都烂了。你看上面那根枝只剩块树皮连着,保不住了。”前央村70多岁的李大爷对此不无遗憾。

  据2011年的普查资料显示,我省共有百年以上的古树4.27万余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树仅39棵。我省古树以油松、栎树、榆树、银杏等树种为主,分布在14.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并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趋势。

  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对古树的敬畏意识较强,主观故意破坏古树的行为不多见,但一些无意识的破坏行为时有发生:树下堆柴草垛、饲养牲畜、搭建各种棚舍,树下搭建各种小庙定期烧纸上香,在古树周边滥用除草剂……

  在沈阳新民市大喇嘛乡长山子村,远远就能看见一棵大树立在一座山顶。这是一棵上千年的蒙古栎,已被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数年前,这里有人在山上开采石场,采石挖土挖走了半座山,最近的采石断面离树干只有几米远,引起村民的护树行动。

  村民们当年想尽各种办法,最终逼走了采石人绕道采石,但不少村民认为,古栎树根系的生长环境已遭到永久性破坏,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而据沈阳农业大学教授王琦的调查,我省9年前普查登记入册的39棵千年古树,而今已有4棵枯萎死去,其中,有两棵千年古榆,分别位于铁岭下清河村和本溪满族自治县磨石峪村,还有一棵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古槲,以及一棵位于本溪市南芬区思山岭的古橡。

  目前,我省林草部门已分别给这些古树建立了档案,并对这些珍稀古树进行卫星定位,实现远程监控,实时保护。但古树所需求的保护,远不止防控外在的人为破坏,还需要更多综合性的生长条件。

  专家表示,古树的树种是树龄的决定性因子,土壤、气候、人为干预等是影响古树树龄的外部条件。一些古树随着树龄的增加,其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如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衰退,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生长的需要,树势衰弱,再加上病虫害入侵,必须施予人为的科学干预。

  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明确“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实施保护复壮后古松的局部场景

  

 古树保护和利用需平衡

  每年春天,本溪市高新区大翻身村的千亩梨花总能吸引八方来客,村中近万株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梨树,让这个村子成为乡村旅游的样本。

  古树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遗产,它们或隐于市,或藏于野,经过千百年风雨的洗礼,已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资源。在保护中利用古树资源,是很多村子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冲动”,自然也成为一个话题。

  事实上,我省的古树在地理分布上,大部分集中于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庙宇、古宅庭院和古陵园,其他古树分布较分散,“孤木不成林”使其成为一道“景观难题”。

  盖州市一名基层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村有两棵百年以上古树,相距约3公里,也较有人气。“但如果乡村游围绕古树来打造卖点,显然不够分量,不过古树绝对可以为乡村旅游加分。”

  比较而言,一些古树群的自然景观优势非常明显。沈阳清昭陵内的上千棵古松,摇曳挺拔,形态各异,成为游客观赏的重要景观之一。同样,在沈阳法库县叶茂台镇圣迹山下,200余亩的古枫林也成为居民秋季旅游的打卡地。

  省林草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满守刚表示,位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的古树,有较好的日常看护主体,但对于分散于乡野的古树,“当前更重要的保护方式尚不是利用,一些基层村不科学的古树资源利用方式需得到纠正,比如树下过度硬化、私搭私建等行为”。

  今年全程参与我省古树复壮的专业技术人士倪鹏跃认为,古树衰退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病虫害外,大多与人类活动有关,一些古树遭遇土壤、水源、环境方面的破坏,成为古树生长岌岌可危的主要原因。

  然而,一种不良的古树资源利用现象正在抬头,即在古树下搭建小庙并开展祭祀性活动。“树下烧香焚纸对古树不利,人们靠近古树频繁活动,极易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微生物活动减弱,再加上营养元素得不到及时有效补充,会严重影响古树的正常生理代谢。”倪鹏跃说。

  在此次古树的抢救性保护和复壮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为古树建立围栏,悬挂标志牌,旨在限制人类活动过于靠近古树,避免对其生长环境形成破坏。由于本轮古树抢救性保护和复壮只涉及10棵古树,仍有大量的古树遭受类似的破坏性利用行为,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加强巡查督查加以整改。

  

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前央村这棵古榆亟待救治

  

 亟待破解的三个难题

  古往今来,皇室宫廷、都市村屯、百姓宅院都离不开树木的点缀和美化。古树因寿命长而成为人们追求和期盼美好生活的寄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元素。

  生命只有一次,古树更不例外,一旦失去就无法再复原。今年以来,我省各地正在加大对古树的保护力度。

  丹东市园林部门在治愈市区两棵霉烂的百年银杏树基础上,组织开展对全市近700棵百年银杏树进行全面体检。朝阳县对古树名木资源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并采用卫星定位,对树高、胸围、冠幅、生长势、地形、地势和保护情况进行详查记录。

  尽管如此,我省古树保护仍面临资金支持短缺、古树保护技术标准不系统、常态化管护不足的现实难题。

  满守刚说,古树基本实行属地化管理,但管护并没有专项资金支撑,本次全省范围内的古树复壮工作,也是基于国家给予的30万元项目资金,所以只选择了10棵树的复壮。而基层一些存在问题的古树,管护复壮的资金投入基本依赖于“特事特办”。

  “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某种程度上古树保护得如何,基本取决于古树属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一位在林草部门工作30多年的老林业人坦言,“希望在新森林法之后,围绕古树保护有地方性细则出台,从制度上化解资金问题。”

  在专业人士看来,古树的保护复壮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比如去枯弱枝、防腐处理、桥接新枝、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找准问题对症施策。而基层不但缺少这方面的技术,而且技术标准不系统的问题仍较突出。

  对此,新宾满族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站站长王尧深有感触,木奇镇境内一棵千年赤松出现生理老化性病害后,该县从南京林业大学邀请专家对该树实施综合救治,共投入10万余元,最终化解了老松树的生长危机。

  由于众多古树地处偏僻山地,交通不便,使得古树的常态化管护也成为一个难题。“属地管理”化解了管护的主体责任问题,但如何落实常态化管护仍让责任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名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表示,最大的难点是农村集体土地和承包土地上的古树,虽然当地明确日常管护责任人是村委会或土地承包人,但他们没有技术,而且没有专职或兼职的人来做日常巡查等具体工作,导致古树的日常管护仍处于粗放状态。

  古树是绿色文物和活的化石,保护好弥足珍贵的古树资源意义重大,健全保护机制,践行“绿色使命”,撑牢古树的“保护伞”,依然任重道远。

 链接·解释

  古树的定义

  一般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古树的分级及标准

  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年至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年至299年。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 胡海林 文并摄)


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     迎宾路中段八一街

维护单位: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     迎宾路中段八一街

邮箱:qhdhbxxzx@126.com     邮编:066000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0887号     冀ICP备09049590号-1    网站标识:1303000022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