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2022年旅游旺季河流质量保障工作,北戴河新区环境监控中心紧紧围绕“提升预警能力建设,全力保障水环境质量安全工作为重点,扎实工作,奋力攻坚。
完成基础监测任务,助力环境质量提升
一是按照旅游旺季周监测工作安排,每周三次对境内7个断面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于当天下午五点前上报。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新区境内人造河、东沙河、饮马河以及七里海手工断面进行采样监测。断面位置分别为人造河口、人造河滨海大道桥、机场快速路桥、东沙河口(一纬路桥)、东沙河滨海大道桥、小蒲河村和泻湖。监测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共计六项。其中水温、PH、溶解氧为现场项目,需要采样人员在现场静置样品30分钟后,用实验室专用的水温计、便携式PH计以及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进行读数记录。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需要采样完毕后送回实验室进行监测。采样过程中,我中心人员攻坚克难,提前部署,严格按照采样技术规范、环境质量标准和监测工作任务要求,并对样品采集、记录填写等进行全过程严格管控,全力开展监测工作,做到不懈怠、不拖拉。二是根据旅游旺季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自6月1日起,每天采送人造河口、东沙河口、泄湖三个断面水样至市监控中心,工作内容主要针对辖区内三个入海河口断面-人造河口、东沙河(一纬路桥)和七里海(泻湖)进行现场采样、拍照,监测内容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并要求10点半前送到秦皇岛市环境监控中心。根据计划安排,采样人员共分为三组,每组两人,由一人进行采样,一人进行拍照记录,三组轮流进行采样工作。为防止采样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每组采样员都会提前半个小时时间进行采样。截至目前,共计采样38次,样品均安全送到市站,样品完好,无破损。三是不断完善监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完成仪器设备检定,按计划开展质量监督及质量控制,购置标准药品,推动实验室有效运行。四是组织环境监控中心开展周学习、月培训,通过邀请市监控中心专家以及三方技术骨干等进行培训,组织科室人人讲等,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五是对三个农村污水处理站进行监督监测,督促其开展自行监测,及时上报监测结果至农村污水站系统。六是每周对长白小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监控中心共分两组,每组3-4人,轮流对长白小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监控中心秉持着有问必答原则,耐心的为每一位人员解决扫码难,扫码出现故障等一系列问题,为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尽出一份力量。
推动监测执法有效联动,加强自行监测检查
为落实监测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工作协调有序发展,环境监控中心与执法部门分别针对境内阿尔卡迪亚、华电水务等12家企业,开展了联合执法监测,监测数据均达标。同时根据市环境监控中心要求,及时将执法监测数据上传全国污染源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为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配合大气科完成境内16家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监测工作。
指派专人盯办自行监测系统,对25家获证企业自行监测完成率进行通报,督促获证企业严格按照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公开监测数据,并上报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半年报。
按时开展疫情监测,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一是指导隔离点及污水处理厂自行监测工作,按要求上报数据,做好每周一次疫情隔离点监测及每半月一次的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按时上报数据。截至目前,新区境内隔离点已无隔离人员。二是分别对隔离医学观察点及秦南水务的自行监测开展情况进行帮扶指导,督促其严格按自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及时公开监测数据。三是与卫计部门做好沟通,及时掌握隔离点的启用停用情况,并督促其做好消杀工作,及时开展自行监测,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完成空气站、水站排查,降低安全隐患
一是加强国、市控水站周边是否存在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行为的专项检查,按照市监控中心要求,每周两次对国控水站、每周一次对市控水站进行拍照巡查,确保水站周边环境安全。二是每周一次、每季度一次分别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省控空气站、南戴河外国语学院市控空气站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填写检查单,第二季度已完成,并上报市环境监控中心。
下一步,新区环境监控中心将继续按照旅游旺季工作安排部署,继续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监测工作及常规监测任务、旅游旺季河流周监测工作和疫情防控、疫情监测等相关工作,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人员业务水平,真抓实干、全心全意做好监测工作,保证暑期监测工作持续、有力、稳定运行。
主办单位: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 迎宾路中段八一街
维护单位: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 迎宾路中段八一街
邮箱:qhdhbxxzx@126.com 邮编:066000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0887号
冀ICP备09049590号-1 网站标识:1303000022